中文 | EN

【科沃高新周讯-2021第31周】我国石墨烯玻璃晶圆氮化物材料外延取得“0到1”的原创性突破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08.02  点击率:11851

刘忠范院士:我国石墨烯玻璃晶圆氮化物材料外延取得“0到1”的原创性突破


从北京石墨烯研究院获悉,近期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北京石墨烯研究院院长刘忠范、中科院半导体所研究员刘志强、北京大学物理学院研究员高鹏等合作,提出了一种纳米柱辅助的范德华外延方法,利用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MOCVD),国际上首次在玻璃衬底上成功“异构外延”出连续平整的准单晶氮化镓(GaN)薄膜,并制备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相关成果7月30日发表于《科学》子刊《科学·进展》。刘忠范表示,这一成果是典型的“从0到1”式的原创性突破,为石墨烯等二维材料的产业化应用提供了新思路,有望发展为氮化物变革性制备技术,解决先进半导体发展技术瓶颈,在新型显示、柔性电子学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前景。同时,该技术通过“异构外延”减弱了氮化物对单晶衬底的依赖,对于扩大半导体外延衬底选择范围、丰富半导体异质外延概念、实现面向后摩尔时代的片上物质组装和异构集成,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石墨烯玻璃晶圆氮化物材料外延取得“0到1”的原创性突破

北京石墨烯研究院供图


高密度抗积碳的新型“动态三原子”加氢催化剂问世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消息,该校路军岭教授与李微雪教授、韦世强教授等课题组密切合作,协同利用金属—载体相互作用和原子限域,首次设计出一种高密度、抗积碳镍铜“动态三原子”新型非贵金属催化剂,并在富烯烃气氛中乙炔和1,3丁二烯选择性加氢等应用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相关成果7月26日在线发表于《自然·纳米技术》。


我国首款国产单光子药物自动配制系统发布


中核集团中国同辐与山西医科大学日前联合发布我国首款国产单光子药物自动配制系统。该系统是一款集智能化、高精度、低辐射为一体的全自动放射性药物配制设备,可提供精准稳定的放射性药物配制功能,大幅提升我国核药配制分装自动化、标准化和配制效率,为一线医护人员提供更高健康保障,从根本上解决国内临床上单光子药物主要使用手工分装的现状,打破国外品牌垄断,填补国内空白。


德研发可阻新冠病毒的高效稳定抗体


近日,德国研究人员成功研发出一种源自羊驼的纳米抗体,可有效中和新冠病毒及其危险的新变种。该抗体结合了高水平的有效性和良好的耐热稳定性,有望成为治疗新冠病毒感染的有前途的药物。目前研究人员正在为相关临床试验做准备。


日本国内首次启用量子计算机


日本东京大学与日本IBM于7月27日宣布,商用量子计算机已开始投入使用,这在日本国内属于首次。由丰田等12家大型企业加入的产学协议会将成为使用主体,将为了用于材料开发和金融领域而展开研究。作为新一代高速计算机的量子计算机将左右未来的产业竞争力,日本企业将共同摸索尽快活用。


财政部:下半年围绕国之大者,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财政部部长刘昆30日在发布会上表示,下半年,重点支持实施国家重大的战略任务,围绕国之大者,支持打好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支持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强污染防治和生态建设等方面。重点推进风险防范化解,统筹做好国债、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工作,强化地方政府债务存量风险的化解和增量风险的防范工作,坚决防范基层“三保”风险,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的风险。


中共中央政治局: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7月30日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半年经济工作。会议要求,要挖掘国内市场潜力,支持新能源汽车加快发展,加快贯通县乡村电子商务体系和快递物流配送体系,加快推进“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项目建设,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改造投资。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加强基础研究,推动应用研究,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工信部:探索各具特色的智能制造先行区


7月30日,第二届四川装备智造国际博览会在四川德阳开幕。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会议并致辞。辛国斌强调,要努力提升产业链韧性和稳定性,聚焦装备制造业薄弱环节,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深入推进智能制造发展,加快构建智能制造发展生态,持续推进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网络化协同、智能化变革,打造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探索各具特色的智能制造先行区;持续加强国际合作。


工信部:加快推动钢铁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


7月29日,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第六届会员大会二次会议在上海召开,工信部原材料司司长陈克龙表示,要准确把握钢铁工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加快推动钢铁工业迈向高质量发展,完整准确全面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发展低碳绿色的钢铁、布局优化的钢铁、技术先进的钢铁、安全可靠的钢铁、效益突出的钢铁。


科技部: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年均增幅达16.9%


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国科技原始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基础研究投入快速增长,年均增幅达到16.9%,基础研究占研发投入比重首次超过6%,基础研究水平大幅提升,化学、材料、物理等学科处于世界前列,取得了一批以量子通信、超导研究为代表的科技创新成果。


河南拟设立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总规模1500亿


近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 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实施方案和考核评价办法(试行)》。其中,新兴产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河南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及网联汽车、新一代人工智能、网络安全等新兴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链条上的成长期、成熟期创新型企业,该基金总规模1500亿元;而创业投资引导基金重点投向河南省新型显示和智能终端、生物医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及优势特色产业链条上的种子期、初创期、早中期创新型企业或创新类、天使类项目,该基金总规模150亿元。


上海发布新兴产业“十四五”规划,核心芯片成为发展重点


近日,上海印发《上海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0%以上,增加值超过1万亿元,经济发展主引擎作用更突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上海高地基本形成。规划重点打造以三大产业为核心的“9+X”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导产业。“9”个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包括: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三大核心产业,以及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新兴数字产业等六大重点产业。


全面对接深圳 惠阳千亿园区添新引擎


根据惠州市委、市政府统一部署,7月27日,惠阳区产业项目集中动工竣工投产活动举行。此次共有22宗项目集中动工竣工投产,总投资238亿元,预计达产产值452亿元。其中,不少项目来自深圳。这也是惠阳抢抓“双区”建设和深圳都市圈机遇,加快千亿园区和项目建设,积极承接深圳、东莞等先进地区优质产业资源的重大举措,将助力惠州加快打造万亿级产业集群。


人民日报:发展碳金融 助力碳市场


碳市场能以最低成本、最高效率实现碳减排,充分发挥价格发现作用。专家认为,国际经验表明,由于碳交易具有较强的金融属性,应引入碳期货等金融衍生品交易机制,以更好地发现价格和进行风险管理。日前,我国碳金融市场有好消息传来。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近日表示,为配合碳现货市场发展进程,证监会积极指导广州期货交易所加快推进碳期货市场建设。


中外合办跨学科新刊 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施普林格•自然(Springer Nature)旗下的施普林格(Springer)最近与上海交通大学和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股份有限公司达成协议,将共同创办一本低碳领域的多学科英文国际期刊Carbon Neutrality(《碳中和》)。该刊将聚焦低碳技术和管理,旨在传播最新科学发现、技术和管理进展,推动低碳产业发展,为低碳管理和低碳政策的制定提供决策支持,在学科覆盖广度方面填补了市场的空白。据悉,该刊将主要发表高质量的原创论文和综述文章,涵盖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储能技术、制氢、综合智慧能源系统、碳足迹分析和管理、低碳转型投融资、碳排放政策法规,以及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生物质、能源和环境政策、碳捕捉和存储、气候投融资等一系列横跨低碳科技、管理和经济的热点话题。


韩国将扩大对半导体和电池等核心技术的税制支援


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7月27日报道,韩国政府决定增加对半导体、电池和疫苗三大国家战略技术进行投资企业的税制优惠待遇。企业若对相关研发进行投资,最多可获得50%的税额扣除优惠,若对设施进行投资,最多可获得20%的税额扣除优待。韩国政府还将对因新冠疫情面临困难的小工商户和中小企业提供税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