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科沃高新周讯-2020第十三周

发布者:科沃  发布时间:2020.03.30  点击率:3351

科技部发布中外疫苗合作新进展


中国科技部26日透露,中方一直坚持通过国际合作来开展疫苗研究,第一时间与全球共享病毒和病毒基因组序列。目前,中国已与美国、德国、英国的公司合作进行DNA疫苗、mRNA疫苗、重组蛋白疫苗研发。但科技部强调,新型冠状病毒疫苗研发难度很大并且充满不确定性。


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与清华大学成功分离高效抗新冠病毒抗体


自2019年底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张政教授研究团队与清华大学张林琦教授研究团队通力合作,对新冠病毒感染和恢复期病人体内保护性抗体反应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分析。团队利用高精尖的抗体分析技术、抗体分离技术和抗体评估技术,从康复者血液B淋巴细胞中,成功分离出200多株抗新冠病毒的单克隆抗体,其中一些抗体展示了高效抗新冠病毒的中和能力。团队正在开展深入的功能与结构研究,筛选最优秀的抗体,全力推动下一步临床应用开发,为治疗和预防新冠肺炎提供强有力的医学干预手段。


新冠肺炎疫情或推动机器人技术研究


来自美、中、日、意等国的13位科学家25日在《科学机器人》杂志上联合撰文指出,机器人技术能够在对抗疫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而此次疫情则提供了一个契机,可能会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研究。文章指出,早在2015年埃博拉疫情期间,科学家就确认了机器人技术在流行病疫情应对中可发挥作用的3个领域:临床护理、后勤保障和监测。此次新冠肺炎疫情则带来了第4个应用领域:工作连续性和社会经济功能的维持。(科技日报)


工信部:推动“5G+医疗健康”创新发展


信部官网发布《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推动5G加快发展的通知》。《通知》提出,推动“5G+医疗健康”创新发展。开展5G智慧医疗系统建设,搭建5G智慧医疗示范网和医疗平台,加快5G在疫情预警、院前急救、远程诊疗、智能影像辅助诊断等方面的应用推广。进一步优化和推广5G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的优秀应用,推广远程体检、问诊、医疗辅助等服务,促进医疗资源共享。


科技部:到2025年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


25日,科技部网站公布《关于推进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建设的总体方案(暂行)》。《方案》指出,到2025年,布局建设若干国家技术创新中心,突破制约我国产业安全的关键技术瓶颈,培育壮大一批具有核心创新能力的一流企业,催生若干以技术创新为引领、经济附加值高、带动作用强的重要产业,形成若干具有广泛辐射带动作用的区域创新高地,为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与世界科技强国提供强有力支撑。


工信部:发挥“互联网+”作用,拉动轻纺、家电、汽车等传统消费


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26日发布通知,开展产业链固链行动,推动产业链协同复工复产。行动将围绕防疫物资、民生保障、春耕备耕、国际供应链产品、劳动密集型产业等重点领域开展。发挥“互联网+”作用,拉动轻纺、家电、汽车等传统消费,培育智慧健康养老、绿色产品等消费热点。加快5G网络、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制造业智能化改造。(证券时报)


工信部:推动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


3月23日,工信部印发《2020年工业节能与综合利用工作要点》。其中指出将推动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建设,深入开展试点工作,加快探索推广技术经济性强、环境友好的回收利用市场化模式,培育一批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骨干企业。研究制定《新能源汽车动力蓄电池梯次利用管理办法》,建立梯次利用产品评价机制。依托“新能源汽车国家监测与动力蓄电池回收利用溯源综合管理平台”,健全法规,督促企业加快履行溯源和回收责任。


清华大学发现有利于钾离子电池大规模储能的阴极材料


近日,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的科学家发现了一种特殊的阴极材料,这种材料可以用于更稳定的钾离子电池储能系统。据悉,这种新材料可以使储能系统在2000个循环之后仍能够保留94%的容量,而每个循环的容量衰减仅为0.003%。


浙大科研团队成功绘制首个人类细胞图谱


26日,记者从浙江大学获悉,该校医学院郭国骥教授团队通过对60种人体组织样品和7种细胞培养样品进行Microwell-seq高通量单细胞测序分析,系统性地绘制了全球首个跨越胚胎和成年两个时期、涵盖人体八大系统的人类细胞图谱。该研究首次从单细胞水平上全面分析了胚胎和成年时期的人体细胞种类,研究数据将成为探索细胞命运决定机制的资源宝库,研究方法将对人体正常与疾病细胞状态的鉴定带来深远影响。在未来,临床医生就可能通过参照正常的细胞状态来鉴别异常的细胞状态和起源。该研究成果已在线刊登于国际顶级期刊《自然》。(科技日报)


我国科学家发现零温极限下铁磁演化新量子现象


浙江大学袁辉球教授团队以重费米子材料CeRh6Ge4为研究对象,通过优化制备条件合成了高质量的单晶样品。在外加压力的调控下,他们发现该化合物的铁磁序被逐渐抑制到零温,在0.8GPa的时候出现铁磁量子临界点。研究进一步发现当单晶样品温度趋于零温时,其电阻随温度线性变化而比热系数随温度对数发散,表现出显著的奇异金属行为。该研究首次在一个纯净的铁磁材料体系中发现量子临界点存在的确凿实验证据,并在铁磁量子临界点附近观察到了显著的金属奇异行为,为进一步研究铁磁量子相变,揭示长期困惑人们的奇异金属行为开辟了新方向。


腾讯设立1亿美元全球战疫基金


腾讯近日宣布,继设立15亿元战疫基金后,再设立1亿美元“腾讯全球战疫基金”,帮助抗击全球日益严峻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该基金初期将集中用于采购和捐助医疗物资,如医疗个人防护装备、医院和前线医护人员必须的医疗物资。此前,“腾讯中国战疫基金”于2020年2月启动,投入总额人民币15亿元支持中国境内抗疫,包括采购及捐助医疗物资,提供技术支持,设立援助抗疫一线工作者专项基金,救助困难病患家庭,开展医疗及公共卫生领域的相关科研工作等。


前瞻:预计2020年全球石英行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近400亿美元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2020年全球石英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分析》称,全球高端石英材料市场集中度较高,主要供应商有贺利氏、迈图、东曹、昆希等,企业技术优势较为明显,市场分布较广,普遍涉及欧洲、亚洲、美洲。2018年,全球半导体领域石英需求量约占全球石英总需求量的65%;光纤领域约占14%;光学领域约占10%;光伏领域约占7%;电光源领域约占4%。前瞻分析认为,未来我国光伏用石英市场需求将进一步增长,石英行业总需求规模也将受到一定影响,预计到2020年,全球石英市场需求量将超过360亿元。


中国信通院:预计2020年中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将达3.1万亿元


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所长辛勇飞介绍,测算表明,2018年、2019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增加值规模分别为1.42万亿元、2.13万亿元,占GDP比重分别为1.5%、2.2%。预计2020年,我国工业互联网产业经济规模将达3.1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9%,同时可带动约255万个新增就业岗位。(证券时报)


安徽推出十项措施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


安徽省政府日前发布关于支持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若干政策》明确,制定人工智能关键技术与重点产品导向研制目录,对智能传感器、高端智能芯片、智能制造装备等项目给予最高2000万元的补助,对特别重大的项目,采取“一事一议”方式予以支持。实施“人工智能+”应用示范工程。支持企业研发产品和人工智能场景应用方案推广,每年择优评选10个人工智能场景应用示范予以授牌并给予项目最高1000万元的补助等。(安徽日报)


深圳建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盐田签约多家企业


深圳盐田区政府与腾讯公司、平安集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正式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暨智慧城市和“数字政府”建设服务项目总承包合同。据悉,四方将以此为契机,全面深化在产业、科技、金融等多领域互惠合作,为加快建成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滨海城区贡献智慧和力量。(深圳特区报)


上海浦东新区:到2025年形成六个“千亿级”规模硬核产业集群


上海浦东新区举办全力推动浦东科技和产业高质量发展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浦东新区促进重点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并解读科技创新功能优势倍增和产业能级倍增的行动方案。根据浦东新区产业能级倍增行动方案,到2025年,工业增加值和信息传输、软件信息服务业占GDP比重上升到33%。工业增加值总产值达到18400亿元。在产业集群上,培育形成六个“千亿级”规模的硬核产业集群。(证券时报)


海南发文支持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拟打造国际标杆示范基地


3月25日,海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发布关于印发海南省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的通知。《发展规划》提出,通过政策引导,强化产用结合,加大招商引资,链接市场刚性需求和产业发展,推动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在海南省集群发展;发挥地缘和自由贸易试验区(港)优势,瞄准全球技术前沿,培育全生物塑料产业服务新业态,打造国内领先的全生物降解塑料制造协同创新中心、先进技术推广中心、检测中心,建成全球标杆意义的全生物降解塑料产业示范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