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科沃高新周讯-2021第22周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05.31  点击率:12170

磁性超导材料首次在室温下获得


俄罗斯量子中心科研人员首次在室温下获得了磁性超导材料。有关专家认为,借助该技术未来可创建不需要复杂和昂贵冷却装置的量子计算机。相关研究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相关实验是在钇铁石榴石单晶膜上进行的。该物质在某些温度下具有自发磁化作用。在这种晶体中,准粒子可以更长久地保留其量子特性。科学家已经证明,在强磁作用下磁振子(磁体中的磁激发)处于量子态,类似于超低温下的原子态。在这种情况下,相当多的物质原子进入统计上不太可能的量子状态,结果,在宏观尺度上观察到了量子效应。


石墨烯增强混凝土完成浇筑


近日,世界上第一个石墨烯增强混凝土板浇筑工作完成。此次使用的混凝土由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全国工程公司科学家合作制造,名为混凝土烯(Concretene)。与标准混凝土相比,这种新材料的强度提高了约30%,能大大节省建材。


新指南放宽人类胚胎研究“14天规则”限制


据《自然》杂志26日消息,国际干细胞研究学会(ISSCR)26日发布了干细胞研究及其向医学转化应用的最新指南。这一最新指南对包括基于干细胞的胚胎模型、人类胚胎研究、嵌合体、有机体和基因组编辑等的研究提供了新指导,放宽了数十年来培养人类胚胎的著名的“14天规则”的时间限制,给科学家针对人类发育和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更大的回旋余地。


国家发展改革委:重点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顶层设计


除了促进大科学装置等重大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外,我国同时也在加快完善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未来发展政策。以人工智能产业为例,据了解,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正会同有关部门重点加强人工智能发展的顶层设计,编制好数字经济、新型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品等方面的“十四五”专项规划,部署一批重大项目和重点工程,深入推动企业善于用数据赋能行动,培育壮大人工智能产业激情,利用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引导等市场化的方式,促进市场相关领域的创新创业蓬勃发展。


工信部:到2035年我国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


工信部此前制定了《推动公共领域车辆电动化行动计划》,目前正在大力推动。根据相关规划,到2035年,我国公共领域用车将全面实现电动化,燃料电池汽车实现商业化应用。为此,工信部准备在公交车、城市物流车,环卫清扫车等方面进一步推动电气化。主管部门还将启动全面电动化试点城市的申报,会同财政部等有关部门研究奖补支持政策,以公共领域电动化有效带动私人消费。


工信部:着力打造“单车智能+网联赋能”中国方案


工信部消息,在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联盟2021年度会议上。工信部装备工业一司提出,着力打造“单车智能+网联赋能”的中国方案,聚焦重点工作,完善机制体制,加强行业协同,促进融合创新,推动共性技术攻关和新型生态建设,加速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化发展进程。


湖南省今年将建2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


湖南省工信厅近日发布2021年湖南省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计划,铁建重工智慧企业大脑、康普通信工业互联网平台等22个工业互联网平台在列。22个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包含企业级平台、特定领域和行业级平台以及第三方赋能平台。其中,金峰、华菱、威胜等企业级平台13个,中铝、航天天麓、国创等特定领域和行业级平台8个,区域级平台1个。


武汉将发起设立碳达峰基金


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将于6月上线运行,围绕全国碳排放权注册登记系统落户湖北的重要机遇,湖北将推动组建绿色低碳产业综合服务平台,规划建设长江国际产业园。武汉市相关负责人介绍,绿色金融是大势所趋,武汉将发起设立武汉碳达峰基金,以及绿色低碳产业引导基金,推动资本向绿色产业集中。


成都2023年人工智能产业规模将突破800亿


在成都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高端峰会上,成都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张鲁进表示,根据先导区总体建设思路,力争到2023年,形成贯穿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的人工智能创新生态,核心产业规模突破800亿元;2020年成都人工智能企业550余家、产业规模200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83%、67%。


浙江出台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举措,力争今年绿色贷款新增超4000亿元


人民银行杭州中心支行联合浙江银保监局、省发展改革委、省生态环境厅、省财政厅发布《关于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指导意见》,出台金融支持碳达峰碳中和10个方面25项举措。力争2021年全省绿色贷款新增4000亿元以上,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同比增长50%以上;2021年至2025年,全省绿色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重每年提升1个百分点,2025年绿色债务融资工具和绿色金融债发行规模较2020年翻两番。


重庆首个大科学装置开建


全球首个集成电子探针和X光探针的多维度多尺度表征的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超瞬态实验装置项目在西部(重庆)科学城开工。作为肩负原始创新重任的“科学重器”,超瞬态实验装置是国际上首次提出两种探针相互耦合的大科学装置,目的是充分发挥电子探针在空间尺度、光子探针在时间尺度的各自表征优势。重点将解决先进制造、先进材料、新能源、电子信息等领域共性关键技术需求,开展高温燃烧机理、3D打印、新材料、极紫外光刻、新燃料电池、癌症早期诊断与放疗等基础研究和产业技术融通创新。据了解,本次共40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总投资1054.5亿元,其中重庆共有20个项目。


深圳深港科技创新投资基金签约,首期规模拟定为2亿元人民币


26日,投控东海与深圳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发展有限公司、容韬创业投资(珠海横琴)有限公司拟发起设立深港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并于当日举行深港科技创新投资基金合作签约仪式。标志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首支QFLP基金正式进入设立程序。 据悉,该基金首期规模拟定为2亿元人民币,由投控东海作为基金管理人,重点布局生命健康及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


2025年中国北斗产业总值将达到1万亿元


从第十二届中国卫星导航年会了解到,至2020年,我国卫星导航产业总体产值突破40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预估到2025年,我国北斗产业总值将达到1万亿元。北斗相关产品已经输出到120余个国家和地区,向亿级用户提供服务。


机构:钠离子电池有望在储能等领域推广


宁德时代日前宣布将在今年7月左右发布钠离子电池。机构表示,产业化后,钠离子电池或因原材料成本较低而具备一定成本优势,但是在电化学性能方面不及锂离子电池,锂离子电池仍将是未来新能源车动力电池主流技术路线,钠离子电池将在储能、低速新能源汽车、小动力等领域得到推广应用。


华兴资本首度发布《中国创新经济报告2021》:Z世代2035年预计总开支16万亿


华兴资本首度发布《中国创新经济报告2021》,提出经济安全、疫情大流行、Z世代、人工智能、基因技术五个方面的发展趋势。报告指出,中国芯片市场规模将保持40%-50%的增长速度,2024年达785亿元;2030年,5G将带动经济总产出16.9万亿元;未来十年ADAS将成为车辆标配,从长期看自动驾驶将创造巨大运营价值;2025年广义ADAS和L2功能渗透率应分别不低于70%和28%;Z世代2035年预计总开支16万亿人民币等。


美国商务部长:计划在国内新建六、七家半导体工厂


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Gina Raimondo)表示,该国可能会新建六、七家半导体工厂来帮助解决全球芯片短缺问题,这样就不会太脆弱地过分依赖一家公司或一个地区。据路透社此前报道,知情人士表示,台积电正考虑扩大美国亚利桑那州先进制程芯片厂的投资,金额高于此前披露的水平。一位消息人士称,技术更先进的3纳米工厂成本可能介于230亿至250亿美元。


拜登将提出规模为6万亿美元的预算方案,以提振基建


媒体获取的一份文件显示,美国总统拜登周五将提出一项规模为6万亿美元的预算,这将使美国联邦支出达到二战以来最高的持续水平,同时在未来10年赤字将超过1.3万亿美元。预算请求要求联邦政府在2022财年支出6万亿美元,到2031年将总支出增加到8.2万亿美元。这一支出增长是由拜登的两部分议程推动的,即升级美国的基础设施和大幅扩大社会保障网络。


全力推进香港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建设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25日在粤港澳大湾区科技创新论坛录影致辞时表示,目前特区政府正全力推进落马洲河套地区港深创新及科技园(简称“港深创科园”)建设,港深两地正制订政策,探索便利两地科研资源、资金及人才流动的措施。园区第一期发展共有8座楼,预计可于2024年至2027年间分阶段落成。整个港深创科园全面发展后,会成为香港最大的创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