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科沃高新周讯-2021第48周】我国科研人员在DNA存储领域取得新突破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1.12.06  点击率:12440

我国科研人员在DNA存储领域取得新突破


近日,东南大学生物电子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刘宏团队成功将该校校训“止于至善”存入一段DNA序列,实现了DNA存储技术的新突破。相关成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科学·进展》上。下一步,刘宏团队打算彻底摆脱对液体试剂的依赖,研发全固态的DNA存储设备。


图为东南大学师生团队研发的DNA存储电极。(东南大学供图)


首个可自我繁殖活体机器人问世


美国佛蒙特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的研究团队近日发现了一种全新的生物繁殖方式,并利用这一发现创造了有史以来第一个可自我繁殖的活体机器人——Xenobots 3.0,未来或可为外伤、先天缺陷、癌症、衰老等提供更直接、更个性化的药物治疗。相关研究发表在29日的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AI设计的吃豆人形状的“母体”生物(红色),旁边是被压缩成球状的干细胞——“后代”(绿色)。

图片来源:道格拉斯•布莱克斯顿和山姆·克雷格曼


仿生蛛网打造新型室温微芯片传感器


受自然界蜘蛛网启发,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研究人员将纳米技术和机器学习相结合,成功设计出一种可在室温下工作的、极为精确的微芯片传感器——“蛛网纳米机械谐振器”。该设备属于迄今世界上最精确的传感器之一,能在与日常噪声极端隔离的情况下振动,表现出超过10亿的机械品质因数。这一成果发表在《先进材料》杂志上,对引力和暗物质研究以及量子互联网、导航和传感领域都有重大意义。


受自然界蜘蛛网的启发和机器学习的指导,研究人员展示了一种可在室温下运行的新型传感器。

图片来源:美国《每日科技》网站


工信部:到2025年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


据工信部消息,工信部印发《“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工业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绿色低碳转型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技术装备广泛应用,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绿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为2030年工业领域碳达峰奠定坚实基础。碳排放强度持续下降。单位工业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等重点行业碳排放总量控制取得阶段性成果。污染物排放强度显著下降。有害物质源头管控能力持续加强,清洁生产水平显著提高,重点行业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降低10%。


五部门: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


近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五部门发布《“十四五”支持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充分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支持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建设,积极支持示范区城市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落实县城新型城镇化建设专项企业债券发行指引,进一步加大企业债券对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内重点园区、县城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


水利部:加大石墨烯等新材料在水利行业应用技术研究


日前,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赴江苏南京,就“十四五”水利科技创新规划及重大水问题研究、水利部重点实验室建设和水利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等工作,调研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河海大学。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陆桂华指出,要瞄准新材料领域前沿水平和最新发展趋势,在巩固传统水工新材料优势的基础上,加大石墨烯等新材料在水利行业应用技术研究,强化相关科研平台建设,努力实现相关新材料在水利行业应用的变革性突破。


工信部:加快智能产品在工业、交通、医疗、教育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推广


工信部印发“十四五”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发展规划。规划提出,支持制造企业与信息技术企业联合攻关,推动人工智能、5G、先进传感等技术的融合应用,培育工业级智能硬件、智能机器人、智能网联汽车、智能船舶、无人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型智能产品。发展基于智能产品的场景化应用,加快智能产品在工业、交通、医疗、教育、国防科工、健康养老等重点行业领域应用推广,服务支撑产业转型升级和居民消费升级。


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发布


中国气象局与国家发展改革委日前联合印发《全国气象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明确未来五年我国气象事业发展目标:到2025年,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适应需求、结构完善、功能先进、保障有力的气象现代化体系更加健全,监测精密、预报精准、服务精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气象保障生命安全、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水平显著增强,气象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


国家发改委:2035年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推动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国务院于近日正式公布《关于支持北京城市副中心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丛亮介绍,意见的一个目标是,到2035年,现代化城市副中心基本建成。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和人口转移的作用全面显现,“城市副中心质量”体系完善成熟,与周边地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北京未来科学城十六条措施支持氢能产业发展


《昌平区促进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支持措施》正式对外发布。据悉,该措施共分十六条,旨在加快北京昌平区未来科学城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打造全球领先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高地,加快推动氢能产业创新发展。根据措施,将支持氢能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一批“卡脖子”工程,鼓励企业、机构开展氢能与燃料电池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支持参与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建设,促进燃料电池汽车示范推广。以交通领域示范应用为突破口,持续扩大应用推广规模,鼓励区内企业优先采购燃料电池汽车参与国家燃料电池汽车城市群建设。


山东省济南市成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城市


近期,经国务院同意,《山东省济南市建设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正式印发,济南市成为全国首个科创金融改革试点城市。济南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的总体目标是,力争五年内,基本形成体系健全、结构合理、配套完善、保障有力的科创金融服务体系,建立完善覆盖科技创新全链条的金融生态链,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发展,运行质量和服务效率大幅提升,科技创新支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取得重大突破,济南成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发展示范区,为我国深化金融支持科技创新和服务实体经济探索新模式、新路径。


科技日报:元宇宙是风口也是虎口


科技日报发文指出,元宇宙席卷一切,科技巨头纷纷表态,但依然跳不出着眼于自身业务领域的投射,如同看一场又一场盲人摸象。元宇宙呈现的是什么,还处在比拼想象力的阶段。元宇宙是不是值得倡导的未来科技方向,众说纷纭中唯一的共识是,它不会一蹴而就,这场持久战需要科技界及产业链各环节共同努力。我们何时能触达元宇宙的世界,短期内不会有答案,在产业层面、技术层面、法律层面、道德伦理层面,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


IDC: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有望在2025年超3000亿美元


近日,IDC发布了《2021年V2全球物联网支出指南》,从技术、场景、行业等维度对全球物联网市场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对未来5年市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 IDC预测,2021年全球物联网支出将达到7,542.8亿美元,并有望在2025年达到1.2万亿美元,五年(2021-2025)复合增长率(CAGR)11.4%。其中,中国市场规模将在2025年超过3,000亿美元,全球占比约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