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 | EN

【科沃高新周讯-2022第2周】可重构回收的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问世;机器人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1.10  点击率:12147

我国科学家发现新冠肺炎治疗新策略


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黄波教授和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研究所秦川教授等研究团队把细胞微颗粒进行改造,使其富含氧化型胆固醇和血管紧张素转化酶2(ACE2)。微颗粒表面的ACE2与新冠病毒结合,可以协助肺泡巨噬细胞吞噬更多的病毒。黄波表示,微颗粒作为一种新型生物载体,已应用于临床,安全性较高。它结合新冠病毒,使其靶向递送到巨噬细胞被降解,且抑制巨噬细胞炎症反应,有望成为新冠治疗。


可重构回收的高性能柔性电子器件问世


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信息学院赵刚课题组提出了一种结合纳米纤维静电纺丝和液态金属模板印刷的新型柔性电子器件制备技术。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最新一期国际期刊《ACS 纳米》上。研究人员演示了该策略的广泛应用前景,如:柔性显示器、柔性应变传感器、柔性触觉传感器,柔性NFC通讯设备等,最后他们还演示了柔性电子设备的回收和重构这一绿色化方案。这种新颖的制造策略将对柔性电子产品的开发和商业化产生积极影响。

中国科大供图


机器人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部门日前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一批机器人核心技术和高端产品取得突破,整机综合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业内人士指出,当前机器人产业迎来升级换代、跨越发展的窗口期。规划将着力点放在提升机器人产业创新能力上,加快解决技术积累不足、产业基础薄弱、高端供给缺乏等问题,推动机器人产业迈向中高端。


15部门:到2025年机器人产业营收年均增长超过20%


由工业和信息化部等15个部门起草的《“十四五”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近日印发。《规划》提出,到2025年成为全球机器人技术创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应用新高地,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超过20%,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实现翻番。


“5G+医疗健康”等新模式将迎来新发展


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十部门日前联合印发《“十四五”医疗装备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提出要全面推进包括疾病预防、诊断、健康促进、养老等各方面医疗装备发展;推进“5G+医疗健康”,居家社区、医养康养一体化等新模式发展。这是我国医疗装备领域首个国家层面的产业发展规划。《规划》提出,到2025年,医疗装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主流医疗装备基本实现有效供给,高端医疗装备产品性能和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初步形成对公共卫生和医疗健康需求的全面支撑能力。


三部门:到2025年拟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


国家能源局、农业农村部及国家乡村振兴局近日印发《加快农村能源转型发展助力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到2025年,拟建成一批农村能源绿色低碳试点,风电、太阳能、生物质能、地热能等占农村能源的比重持续提升,农村电网保障能力进一步增强,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发展壮大,绿色低碳新模式新业态得到广泛应用,新能源产业成为农村经济的重要补充和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绿色、多元的农村能源体系加快形成。


央行等发布《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


近日,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会同发展改革委、财政部、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重庆市人民政府、四川省人民政府印发《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成渝共建西部金融中心规划》明确了共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六体系一基础”政策框架,从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金融市场体系、金融服务体系、金融创新体系、金融开放体系、金融生态体系、金融基础设施七个方面提出28项具体政策措施。


重庆出台六个方面30项举措,深入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


重庆市政府网发布《重庆市深入推进金融支持乡村振兴政策措施》,从六个方面提出30项举措,引导金融机构在“五见”(见产品、见对象、见模式、见规模、见风控)上更实更细更聚焦用力,加大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力度。市金融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30项举措综合起来可以概括为六个“聚力”:聚力优势互补,聚力精准施策,聚力协同联动,聚力普惠金融,聚力改革创新,聚力长效机制。


上海: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的前瞻研发


近日,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上海市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规划提到,聚焦前沿领域,前瞻布局关键技术研发,夯实共性基础技术发展能力。第三代半导体,开展关键材料设计与制备工艺攻关,加速第三代半导体射频和功率器件等对传统硅器件的替代。6G通信,提前布局6G网络体系架构创新与前瞻共性关键技术研究,重点开发面向卫星互联网、全面体验、无人驾驶、智慧工厂等应用场景的前沿产品。量子计算,加强量子算法、软件、材料、器件、测控等核心技术攻关,提前布局自旋电子、量子芯片、二维材料等后CMOS前沿基础研究,推进量子计算机研制,培育产业生态。元宇宙,加强元宇宙底层核心技术基础能力的前瞻研发,推进深化感知交互的新型终端研制和系统化的虚拟内容建设,探索行业应用。


北京: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等领域"卡脖子"技术实现新突破


北京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在北京会议中心开幕。市长陈吉宁作政府工作报告。陈吉宁表示,大力促进高精尖产业能级跃升。进一步做强新一代信息技术、医药健康“双引擎”,推动集成电路、人工智能、通信等领域“卡脖子”技术实现新突破,加快新型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等生物前沿技术突破和转化应用,加速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产业化进程。优化调整高精尖产业发展行动计划,推动小米汽车开工、理想汽车建设。


央地密集部署提振制造业投资


2022年伊始,多地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其中电子信息、新材料、高端装备等制造业项目成为投资布局的重头戏。近期从部委到地方正密集部署新一轮举措,加力推进工业稳增长,提振制造业投资。一方面,尽早启动实施“十四五”规划已确定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重点工程项目,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加大企业数字化、绿色化改造的支持力度,以转型升级增强发展后劲。


国家开发银行:去年发放700亿元专项贷款支持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


从国家开发银行了解到,2021年,国家开发银行共发放700亿元科技创新和基础研究专项贷款,重点支持国家重大科技创新任务、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前沿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科技成果转化,为推动科技、产业、金融良性循环作出积极贡献。该专项贷款于2021年3月设立,“十四五”期间总体规模为3000亿元。


人工智能呈现螺旋式发展,2021年我国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同比增长64%


据IDC中国近日公布的数据,2021年上半年中国的人工智能整体市场规模达21.8亿美元,同比增42.2%。自2015年人工智能火爆之后,人工智能行业经过长达7年的发展开始进入到了下半场。 天眼查数据显示,超8成的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注册于近5年。具体来看,2020年,人工智能相关企业新增数量与注册增速均达到峰值,当年新增相关企业数量超40万家。以工商登记为准,我国2021年新增超67.8万家人工智能相关企业,同比增长64%。


法国启动全国量子计算平台


法国高等教育、研究与创新部4日发布新闻公报说,在法国量子技术国家投资规划框架下,政府当日宣布启动全国量子计算平台,旨在更好推动量子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根据公报,该平台拥有初始投资7000万欧元,目标投资总额1.7亿欧元。平台将以法国替代能源与原子能委员会运行的超大计算中心(TGCC)为载体,由法国计算机科学和自动化研究所提供支持。


德国明确拒绝将核电列为绿色能源


德国联邦政府发言人赫伯施泰特当地时间1月3日表示,德国明确拒绝欧盟对核电的评估,并认为核技术是危险的,同时德国对欧盟在特定条件下将天然气归类为可持续能源的提议表示欢迎。赫伯施泰特还表示,德国将在2022年年底前逐步淘汰核电,德国民众对此也广泛支持。与此同时,德国将在未来几年淘汰煤电,因此需要投资天然气发电作为过渡技术。